欢迎访问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
大赛动æ€
15
2022-09
关于举办“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通知
各参赛单位: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的“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于2022年3月正式开赛,来自三百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824支队伍成功报名参赛。经过八大分赛区、创投机构及命题企业紧张的初赛评审,共有427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针对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根据教育部关于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为一步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参赛师生的身体健康。经组委会商议,第十七届研电赛全国总决赛将于9月24-25日在线上举行,颁奖典礼择期在线下举办。根据竞赛规则,技术类竞赛与商业计划书专项赛晋级决赛团队参加线上作品演示与答辩。其中,9月24日14:00-17:00将进行参赛队伍线上抽签与答辩网络测试,9月25日9:00-18:00组织全天评审。请参赛选手保障摄像头、麦克风等相关硬件运行正常,并确保本地网络通畅。企业最高奖项获奖队伍参加总决赛技术类竞赛评审,其他企业奖项获奖团队参加线下颁奖典礼。Top10竞演将与颁奖典礼同期举行,并通过现场投票评选出“研电之星”奖项。线上竞赛赛程及评审要求详见《“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评审说明》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中国电子学会代章)2022年9月13日附件:关于举办“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的通知
14
2022-09
关于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延期举办等相关事宜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参赛队伍:由于今年开学季,面临新冠疫情多点爆发的复杂形势,导致部分高校开学和学生报到受到影响。为让意向参赛的师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报名、备赛,经研究决定,现对原定的各时间节点予以延期,具体如下:1.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9月26日17:002.培养单位参赛资格审核截止时间:2022年9月27日17:003.缴费截止时间:2022年9月30日17:004.试题下载与校验时间:2022年10月5日8:00起5.正式竞赛时间:2022年10月6日8:00至10月10日12:00如在报名过程中遇到问题,请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咨询:1.承办方(华中科技大学)咨询电话:027-87543131(工作日8:30—11:30,14:30—17:30)2.承办方(华中科技大学)咨询邮箱:sxjmhust@163.com3.有关缴费及获取电子发票等事项,请咨询东南大学秘书处,电话:025-83795939,邮箱:gscpc3@seu.edu.cn4.“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单位联系人QQ群(群1:376090827、群2:143047036)。由于参赛人数较多,此群仅限培养单位指定的工作人员入群,请见谅;参赛人员通过所在培养单位的联系人(或领队)在以上QQ群进行咨询或者联系指定邮箱。5.关注“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微信公众号(微信号:npgmcm),了解赛事信息。6.考虑到有个别已报名队伍因故不能参加本届比赛,现开通退费通道。请有需要的队伍务必于2022年9月28日17:00前在系统中提交退费申请,退费指南详见附件附件: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数学建模退费管理-用户手册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执行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代章)2022年9月14日
08
2022-09
延期通知 | 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报名延期
07
2022-09
关于延期举行“车谷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因各地疫情散发等原因,经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原定于9月23日-25日举行的“车谷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延期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原定的决赛日程安排、报到事宜、材料提交时间另行通知。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2022年9月7日
11
2022-08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参赛队伍管理办法
https://cpipc.acge.org.cn/sysFile/downFile.do?fileId=ae08e7914a844a84aca81c56fcb45555
27
2022-07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组织委员会
主任: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副主任:辛兵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丁雪梅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金保昇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委员(按照学校代码排序):杜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姜培学清华大学副校长,创“芯”大赛、“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吕卫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王文博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网络安全创新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林万龙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沈毅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陈革东华大学副校长,“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金石东南大学副校长,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主任委员朱慧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任友群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文化中国”两创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周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张卫红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吴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曹学勤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主任委员胡志平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杨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陈渝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于涛黑龙江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秘书长:周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长朱立达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副秘书长:赵瑜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季士治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
27
2022-07
办赛有章法,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制度体系出台
近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制度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出台发布了大赛总章程及一整套管理办法。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目前包含13项主题赛事,各主题赛事陆陆续续都建立了各自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办法。此次出台的“1+1+1+X”制度体系,是将各主题赛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的制度化设计,包括一个纲领,即《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总章程》,一套制度,一本工作手册,X指的是各主题赛事制定各具特色的实施办法。旨在通过一整套制度体系和规范的工作程序,综合施策,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大赛管理、监督、合作、保障等制度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彰显主题特色,形成“依规办赛、职责明晰、公开透明、监督有序”的科学管理模式,提升系列大赛整体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章程》阐明了系列大赛的办赛宗旨及目标、赛事运行模式、两级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主题赛事设置条件、程序及各主题赛事统一统筹与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此外,《章程》还明确了参赛对象以境内外在读研究生为主,规定参赛作品须由参赛团队原创,其涉及的发明创造、商业计划书、案例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未经作者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盗用参赛作品成果。《章程》还规定了赛事评审的回避制度及获奖作品公示制度等赛事监督内容。此次出台的一套制度共有9个管理办法,即参赛队伍管理办法、评审管理办法、承办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办法、对外合作管理办法、纪律监督管理办法、标识使用管理办法、信息管理办法,以期使系列大赛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制约,互相督导,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保障参赛选手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维护大赛社会声誉。上述章程和管理办法经系列大赛组织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近期将通过大赛官网对外公布。一本工作手册将用于指导各赛事相关部门办赛工作。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丁雪梅在组委会会议解读组委会职责及工作规则组委会副主任委员金保昇在组委会会议解读章程及相关制度
25
2022-07
领导挂帅,专家站台,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组织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
日前,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组委会和顾问委员会成立授聘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院士和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院士分别领衔系列大赛组织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系列大赛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卫对百忙之中参与、支持系列大赛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及敬意。他强调集专家之智、汇众家之长是推动大赛健康发展的体系保障。系列大赛组织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系列大赛的顶层设计和决策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他希望各位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共识,推动系列大赛整体建设取得新成效。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沁平院士首先充分肯定了系列大赛的定位和作用,高度评价了大赛近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他指出,系列大赛机遇挑战并存,发展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定位和使命,进一步优化运营,扩大影响,服务研究生教育改革,服务人才强国战略。最后,他代表顾问委员会表态,发挥顾问作用,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集众智、献良策、聚合力。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陆建华院士表示,系列大赛组织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的成立,代表着大赛组织落实有章法,统筹管理有保障。作为顾问委员会成员,将做到有顾有问,多筹发展之策,多谋创新之举,关注和支持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未来发展。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组织委员会作为系列大赛等最高决策机构,主任委员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担任,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金保昇担任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等各主题赛事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部分省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共19人担任委员。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顾问委员会是系列大赛发展的咨询机构,主任委员由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原会长赵沁平院士领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钟志华院士,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陆建华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另有在学术和教育管理方面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倪光南院士、潘云鹤院士、高文院士、方滨兴院士等14人担任委员。至此,系列大赛的组织架构已搭建完成,组织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已先后成立。各组织机构将协同推动相关主题赛事稳步发展,形成主题赛事特色品牌,凝聚共识,协同发展,推动系列大赛整体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下,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专门面向在校研究生的全国性赛事。系列大赛现有主题赛事13项,分别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电子设计、数学建模、乡村振兴、公共管理、网络空间安全、“双碳”技术及金融科技等重要领域,旨在助力国家急需、重点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21
2022-07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组织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成立授聘仪式在京举办
19
2022-07
关于“车谷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延长报名和提交作品时间的通知
各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各位参赛师生: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和暑假假期等因素,参考部分培养单位建议,经组委会研究决定,网上注册、报名、资格审核时间延长至7月30日;网上提交参赛作品时间延长至7月31日。其余时间节点不变。“车谷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2022年7月19日附:大赛日程安排时间事项6月10日-7月30日联系人信息反馈6月10日—7月30日网上注册、报名、资格审核6月15日—7月31日网上提交参赛作品8月5日—8月20日作品评审、公布决赛名单8月25日—9月10日网上提交决赛作品展板设计9月下旬(决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全国总决赛